Jump to the main content block

Talent Magazine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創意加值、創新實現、創業圓夢

建構亞太地區人才培育基地

  • 作者: 撰文/陳婉菁 攝影/林以強 圖片提供/明志科技大學、龍華科技大學、達志影像 | 分類: 觀點對談 | 於 2013-07-25 10:15 發布




臺灣擁有豐沛的優質人才,成為各國爭相招募的對象,本文透過政府與學界代表的深度對談,探討如何發揮臺灣人才的優勢與潛力,提升臺灣勞動力的創新發展,讓臺灣能以「亞太地區人才培育基地」為目標,大步向前走。

亞洲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重心,磁吸產業與人才效應明顯。面對這股不可擋的趨勢,對於臺灣勞動力巿場產生什麼影響?如何因應?《Talent雜誌》特別邀請勞委會職訓局局長林三貴、龍華科技大學校長葛自祥、明志科技大學校長劉祖華進行觀點對談,為臺灣勞動力尋找新出口。

訓練品質升級 主導亞洲人力巿場
在全球化趨勢之下,國際人才移動是不可避免的,臺灣擁有豐沛又優秀的人才資源,是各國競相挖角所在,林三貴局長表示,這是必須重視的現象,也必須有積極的因應作為。由於臺灣整體的教育、經濟環境良好,打下深厚的基礎,職訓局有信心將臺灣建設為「亞太地區的人才培育基地」。

要發展為亞太人才培育基地,林三貴指出, 關鍵在於訓練品質須達國際水準,職訓局推動多年的TTQS(Taiwan TrainQuali System, 訓練品質系統),對國內人才培育起了決定性影響,未來希望做到ATQS(Asia TrainQuali System),主導亞洲人才巿場的訓練品質。然而,這需要多方資源合作,包括產官學訓等單位一同協調,以泰山職訓中心為例,即將轉型為勞動力發展創新中心,未來在職業訓練領域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,在新北市泰山區域結合鄰近學校,包括明志科技大學、龍華科技大學、輔仁大學等,一起打造創新園區,讓臺灣的人才能夠「創意加值、創新實現、創業圓夢」。

人才向亞洲巿場移動,對於臺灣高等教育方針也造成影響。龍華科技大學校長葛自祥表示, 地球是平的,現在培育學生不能光是針對臺灣需求,因此龍華科大很強調學生的國際移動能力。首先,學生必須強化語言能力,會講華語本身就是一項優勢,特別是在亞洲地區,雖然華語是我國的母語,但在寫作與演說上都要提升,其次是世界通用的英語,也是必備語言。在專業部分, 學生不應侷限取得臺灣證照,也要爭取國際級證照。最後,還要提升國際觀,多與外國人接觸, 了解世界各地風情民俗,因此龍華科大積極把學生帶出學校、邁向國際,讓他們參加各項重要競賽或發明展,跟其他國家的學生競爭,不論是短期遊學或當一學期的交換學生,都有利於年輕人打開眼界。

針對亞洲磁吸人才效應,明志科技大學校長劉祖華指出,光是印度與中國大陸就有逾二十億人口,臺灣能否在這種狀況下創造出人力資源紅利以及創新紅利,攸關未來經濟發展。他認為, 臺灣技職體系在全世界數一數二,而且接近目前亞洲巿場人才需求,包括國際化、認證制度等。雖然在勞動力發展過程中,臺灣要取得先機,創意是關鍵所在,但他也非常在意學生是否保持吃苦耐勞的特質。劉祖華特別點出,老師也要跟上時代,智慧型手機大量普及後,低頭族變多了, 如何把科技轉化為師生之間的溝通工具,是高等教育可以努力的方向。他建議,職訓中心的創新平臺,除了培育實務人才,也可協助老師跟上數位化學習的腳步。

擴展國際觀 畢業前找到就業方向
因應全球化,國際交流已成為高等教育的重點,與國外大學的交流活動帶給學生哪些影響? 葛自祥表示,龍華科大辦學著重企業實習,也鼓勵同學到國外實習。例如,剛開始推薦學生去新加坡樟宜機場實習時,學生會害怕、有些卻步, 機場也在測試他們的能力,但一屆屆累積經驗之後,學生自信心拉高,機場主管也對他們另眼看待,如今開出實習一個月就有1700新幣(約新臺幣40000元)的優厚待遇,學生為爭取這個機會,主動提升專業素養,讓實習產生正面的良性循環。

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,學校製造機會讓同學去挑戰海外機會,畢業前就有實務經驗,對於未來在職場競爭上是非常重要的。龍華科大也舉辦海外遊學,鼓勵學生到國外當交換學生;每年更組團帶領不論在學術或非學術領域表現績優的學生出國,參訪海外姊妹校。此外,還推動碩士雙聯學位,與日本秋田大學、美國匹茲堡大學等合作,學生修業完成可獲龍華與合作學校頒予的碩士文憑。透過多元管道,提早讓學生感受到世界各地狀況,有助於開拓眼界。

明志科大8年前也開始送學生去美國實習,劉祖華說,甚至有同學報考明志就是為了到美國實習,因此入學後認真保持學業成績,並練好英文爭取機會。這樣的例子說明,只要讓學生有目標,就能鞭策自我向前。但受限於經費,終究沒辦法把所有學生都送出國,因此校方反向思考,吸引外國學生來臺交流,利用四個研究中心(中草藥、綠能電池、薄膜科技、生化工程),邀新加坡、韓國、香港、日本等地學生來台,本地學生在與外籍學生互動的過程中,感受到文化衝擊,這是難能可貴的經驗。劉祖華也指出,臺灣想發展成亞太人才培育基地,提供的課程內容要具有吸引力,才能產生加乘效果,假設培訓人員中能有國際學生,透過與本地學生交流,所衝撞出的創意,將更符合亞洲巿場的需求。

曾在國外任職數年的林三貴發現,國外學生在學時都積極爭取實習機會,也會選修國際交換課程。他說,臺灣現在已獲100多國免簽,國際間往來方便,希望學生在校時就要積極參與海外事務,提升國際觀。學校安排學生當交換學生與海外實習,對培養競爭力具有正面效果,有助學生提早探索職涯,找到就業方向。

產官學合作 打造勞動力創新園區
除了產學合作之外,如何透過跨領域合作, 連結政府與學術資源,一起構建勞動力創新園區,與會者也提出看法。劉祖華表示,泰山職訓中心轉型為勞動力發展創新中心,明志科大因緊鄰職訓中心,藉地利之便,將可規劃更多合作創新計畫。他舉例,有學生到廈門衛浴設備公司實習後想出一項設計,讓人使用蓮蓬頭洗澡後,能馬上知道用了多少水,但如此節能巧思,並非單一科系學生能完成,還涉及工業設計、電機或機械等多方領域,「創新往往在於團隊整合」。

劉祖華說,學生常有好點子,但欠缺跨領域合作能力,以德國iF紅點設計大獎為例,臺灣近幾年表現很好,但大多是概念設計,沒有實踐就可能被偷走創意。對此,明志科大管理學院特別規劃課程,讓不同科系學生四人一組各司其職, 有人發想創意、有人做出實品,還要有人負責行銷。他建議,政府可多支持實務型競賽,例如智慧生活、照護等設計,鼓勵學生跨領域合作。

對於創新園區,葛自祥也有著相當高的期待。他說,由政府機關集結產官學三方力量,是重要且正確的計畫,「創新不僅是改變,還要能實際運用。」像龍華科大設有三創中心與三創學程,即「創新、創意、創業」,總共約20幾門課,鼓勵學生激發好的創意,並把創意變成實品申請專利、商品化。但師生專注於研究創新,在商品化創業或做技術移轉給企業的過程中,常找不到施力點,如果有一個組織能協助師生將成品推向巿場,將產生莫大助力。因此他樂見職訓局有創新園區的構想,透過區域整合集中資源,不要重複投資,學校負責創新發展,可以三創中心為溝通窗口,再由其他核心團隊負責產銷,官方結合產業一起建構平臺,透過專業分工,可望產生宏觀效果。

針對兩位校長對於創新園區的建議,林三貴回應,「臺灣經濟從資源驅動、效率驅動,到現在是創新驅動,等於是創新來推動經濟發展。」臺灣過去一直以代工為主,很難再做強力推進, 「創新,絕對是未來經濟發展必須走的方向。」他也觀察到,臺灣年輕人具有很多好的創意,在國際發明展也屢獲佳績,但很多創意僅止於作品發表,沒有再繼續向前發展,著實可惜,這也是泰山職訓中心轉型為創新中心後要努力的方向。因此推出兩項重要計畫:職場創新與創新園區, 盼透過計畫的施行,結合周邊產學資源,達到創意加值、創新實現、創業圓夢的目標。此外,職訓局的雙軌訓練旗艦計畫、產學訓合作訓練計畫等,也將持續推動。

整合區域資源 激盪創意強化實務
至於如何整合創新園區的周邊資源?劉祖華表示,明志科大有160幾家企業支持一年實習計畫,也成立產學合作發展中心,透過跨領域單位,吸引國際人才或產業界合作。以薄膜科技中心為例,雖然以材料為主,但也有電子、機械系老師加入,以他們能提供的技術,吸引業界釋出實習機會,由公司主管當學生的師父,不少企業希望同學畢業後能回去工作;也由於這層關係,老師與企業之間有密切接觸,這對於實務經驗增長很重要,靠著這樣的制度,使得學校在人才培訓上占有優勢。他建議,創新園區成為學校與企業之間的溝通橋梁,比如做傳統衛浴設備的公司,可以和學校研究中心合作利用電漿科技賦予材料新特質,取代日益昂貴的金屬;加入科技成份後,有助產業升級,也可以讓學生在創新過程中有基礎發想,在天馬行空的創意發想時,有扎實的實務知識。
葛自祥說,在學校會感覺到,學生的有些創新想法真了不起。例如,有學生拿下德國紐倫堡發明展金牌,他改良飲料封口機,在封口的兩側加上耳朵提帶,一旦封口後就能提著走,不須浪費塑膠袋。還有現在行動裝置越來普遍,龍華科大強項之一的APP運用,結合多科系做出具有教育意涵的元素遊戲,利用APP做出軟體,教導學生語言或基本知識等,這讓人聯想到,北部有很多觀光工廠,像林口酒廠、板橋牛軋糖工廠等,接待觀光客參觀時仍沿用傳統方式,政府可居中牽線,輔導業者運用APP程式,讓觀光客參觀前先下載,了解觀光工廠的故事。他認為,年輕人的創意發想,加上適當工具之後,會有很突出的表現,而跨領域思惟是其中關鍵,透過創新園區,相信可以結合不同領域人士,激盪出更好的發展。

林三貴感謝兩所大學對創新園區的支持,他強調,臺灣天然資源缺乏,要靠資源來驅動經濟非常困難,創新驅動是比較可行的途徑。透過創新園區的規劃,應該可以走出一條勞動力新路,政府部門投資軟硬體設備,結合學校的研發能力,可望產出較高效能。

建構優質平臺 培育跨領域人才
跨界合作蔚為風潮,擁有兩項專才的π型人才在職場相當搶手,為培養這樣的人才,學校教育可從哪些方面著手?葛自祥表示,常有業界批評學校培養出來的人不能用,但產業變動快速, 學用要百分百無縫接軌是不可能的,業界也要分擔培訓新進員工的責任。因此龍華近來推動「訂單式就業學程」,請企業直接與學校商談人才需求,由學校設計學程,大三時4門課、12學分, 約200個小時的課程,邀請業界老師一起授課, 但企業須在大四時提供優質實習機會,讓學生畢業並能直接被聘用;目前已簽定47個訂單學程, 包括宏達電、微風廣場等。他認為這是「三贏計畫」,學生在大三選課時能聚焦到就業主題,企業則有一年半時間可以觀察所需要的人才,而學校則幫企業培養人才,讓學生有好的出路。

劉祖華指出,下一代人才培育如果都是學校的責任,與企業之間多少仍會存在落差。明志創校至今,企業實習一年以及全體住校的制度,培育學生願意吃苦耐勞的體質,動手做的能力自然較高,企業現在也對產學合作意願提升,在師徒制之下,培養學生成為達人的心態,手腦並用、實用至上。他也建議,學生要與他國人才競爭, 一定要有自主學習能力,希望學生多多閱讀,這與在網站上搜尋不一樣,閱讀本身具有的思考成分較重。他強調,能做出具體貢獻的人,成就大事業的人通常不是IQ高,而是EQ高,有能力整合團隊做跨領域溝通,「創新固然重要,但勤勞樸實的態度,願意吃苦,能走出舒適圈,才能彌補學用落差。」

林三貴總結,人才培育領域有三大主要面向:教育、企業與個人,職訓局都提出相關規畫,例如補助大專院校辦理就業學程,希望更多學校能提供學生跨領域學習的機會,在畢業前對業界有基礎認識與實務經驗;在企業方面,也推動「協助事業單位人力資源提升計畫」,盼有助於企業提升員工技能。個人方面,職訓局推出「產業人才投資計畫」,三年補助符合資格的申請者70000元,協助自我提升競爭力。林三貴不忘提醒,除了知識與技術,態度相當重要,三者必須緊緊連結,缺一不可。職訓局即將改制為勞動力發展署,絕對有這樣的義務,建構優質平臺,從學校、企業與個人端,培育臺灣人才。







明志科技大學工讀實習制

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體現全人教育

  • 作者: 陳婉菁 | 分類: 視野與趨勢 | 於 2012-06-11 12:06 發布


 

如今8、9年級世代常被形容是職場草莓族,抗壓性不足,如果提早熟悉職場環境,對於就業是否有幫助?創校以來即有工讀實習制度的明志科技大學,所有學生都必須到企業工讀,實施至今已48年,為產學合作樹立典範,也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。
明志科大校長劉祖華也是工讀實習的過來人,畢業自明志科大前身明志工專的他表示,該校校訓為「勤勞樸實」,工讀實習制度即建立在此基礎上。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於1963年創立明志工專,當時正值台灣經濟起飛,為了培育工業人才,特別提供工讀機會給學生,讓學生賺取薪資,減輕家庭負擔,也讓學生吸取工作機會。
工讀實務實習 大三生必修課程

劉祖華強調,明志定位為「工讀實務實習」,而非教育部的「校外實習」,主要差別在於工讀可支薪,平均月薪約21,000元,「要讓企業覺得付出薪資是值得的,花時間調教明志學生是值得的,才能長期合作。」有別於其他學校的短期實習,明志學生必須花上整整一年參與實習,主要原因是企業不希望學生只待短期,「玩」完就走。
位於新北市泰山區的明志科大,目前設置有工程、環境資源、管理暨設計等三個學院,約有4,000名學生。各系3年級學生都必須參加工讀實務實習,屬於必修學分;每季繳交實習報告,再由輔導老師與企業主管共同評核,及格者授予3學分,一年四季共有12個學分。因應全球化,學生在這一年間還必須透過遠距教學,修習2學分的英文才能畢業。實習結束後,學校會評估成效,對企業主與學生進行滿意度調查。
為配合工讀實習,學期配當也很重要。大學生9月開學、6月畢業,扣掉實習一年的時間,大學4年只剩下2年9個月要修完7個學期的課程,基本上等於沒有寒暑假。而除了大三學生外,其他學生一律住校,早上6點起床,6點半運動跑步,晚上有自習時間,透過團體生活養成規律作息。雖然感覺「跟軍校沒兩樣」,但從明志科大畢業的學生,經歷工讀實習後,就能自食其力,並享有一年的勞保年資。
教師開發職缺 學生到企業面試

至於工讀實習要如何分發?明志科大則建立了一套標準化流程,由各系所老師負責開發職缺,讓學生依興趣及專長申請實習單位。參與建教合作的公司達160多家,包括台塑、南亞、鴻海、華亞科技、宏達電、光洋應材等等。其中台塑集團提供逾20%職缺,其他七成則由非台塑集團提供,廠商主要分布在北部,近年更加強海外開發,目前已有10幾個學生在美國實習,另外像瑞士、中國大陸等地也有工讀機會。
實習分發採雙向面試,學生挑選廠商,廠商也面談學生。9月開始實習,早在4月便已啟動面試。800多名大三生到100多家公司面試,就像找工作一樣,必須寫履歷、懂得應答技巧與職場倫理,而這些課程可在大二選修。
應徵工作時,難免會有不錄取的時候,但明志科大卻是百分百錄取、百分百實習,這時開發職缺的老師就扮演關鍵角色,一定要找到比學生人數還要多的實習機會才行。例如機械系有120個學生,就得開發出150個職缺才夠。
劉祖華指出,職缺開發是實習成功的第一關,過與不及都會造成調度上的困擾。他印象最深的就是2008年的金融海嘯,廠商即使簽了建教合作契約,但學生實習到一半仍被裁員,「老闆說,如果不先裁實習生,對正式員工不好交代。」結果20%的實習機會,必須拜託明志校友與台塑企業幫忙。
但金融海嘯過後,實習職缺突然多了起來,變成一個學生有兩個工作可選,這樣也引發廠商抱怨。劉祖華說,有些配合很久的企業老闆直接打電話來說:「今年沒半個人來,明年還要保留位置嗎?」因此做職場分配時絕不能掉以輕心,不論大小公司提供的機會都要把握。目前在各系所努力經營下,明志科大每年實習職缺皆維持在900∼1,000個,與大三人數差距不大。
薪資福利誘因 不如師徒制搶手

除了開發職缺,老師還要輔導學生到適合的公司實習。由於70%的導師也住校,師生朝夕相處,對學生的個性與專業能力有著徹底的了解,之後再透過輔導,讓學生得以適才適所。其中一位老師負責輔導4∼8位學生,除了確認學生撰寫的工作計畫外,還要針對計畫表與心得報告進行評分。
而建教合作的企業也派有部門輔導員,以新進人員的方式培訓學生,嚴格要求實務技能。學校特別將敬業精神與職業倫理的分數比重拉高,希望輔導員留意學生在這方面的表現。「我們花非常多的力量在實習分發上,2011年只有2%的學生實習有問題,1%的人想換單位,這是很低的比率。」劉祖華說,當然也有人被退訓,幾年下來會碰到一次,如果錯在學生,乾脆調回學校實習,讓老師輔導這位學生到畢業。
工讀實習不同於正式求職,雖然領薪,但仍是學習;既然是學習,就一定有老師。「開發職缺時,明志特別珍惜具有師徒制精神的職缺。」劉祖華觀察到,學生選擇實習公司時,不是著眼於福利好、薪資高,而是企業主與輔導員把學生當子弟看。「我們不敢要求實習場所的輔導員一定要做學生的師傅,因為人的頻率本來就是相對應的,只能說具有師徒制精神的企業,較能吸引學生去實習。」
劉祖華舉例,明志科大有位老師創業,企業中有一半的員工是明志的畢業生,學生就很願意去實習,因為「只要肯學、肯吃苦,師傅絕對不藏私」。最近明志學校內部也在討論,想要增加一項挑戰,就是讓學生帶「拜師帖」去實習,試著在第一季找到一位輔導員願意簽字當業師,「當他願意簽時,就帶有輔導責任在裡面,同時也意謂著學生的態度被他認可。」
發展全人教育 建立企業社會責任

針對工讀實習的困難之處,劉祖華歸究於「業界的觀點與學界的觀點不一」。學校送學生去企業實習,企業幫忙培育學生,學生畢業後可能回到企業內的實習單位工作,但是絕大部分學生都有不同的職涯規畫,因此導致企業支持工讀實習的動機並不高。
但是為何有160幾家公司願意與明志科大建教合作?「因為學生很乖!」劉祖華解釋,明志畢業生就業穩定性高,是深受業界歡迎的原因,由學生票選出來的吉祥物就是「牛」,牠象徵吃苦耐勞,「這個社會需要各種不同人才,不能每個人都要當大拇指,即使是小指頭,也要有它,才能握成拳頭。」
明志科大靠著40幾年的實習經驗,才發展到今日的規模;然而,一樣的模式卻不見得適用於所有學校。劉祖華指出,教育部推廣校外實習,最大的問題就是職缺不夠,「如果每所技職院校都要辦工讀實習,那以後明志科大的職缺可能會被搶走。」他呼籲政府協助學校開發職缺,可從經濟部給予廠商稅制優惠,或由教育部頒發獎狀,表揚建教合作的企業。劉祖華總結,工讀實習背後一定要有「企業社會責任」概念,「若企業希望學校培育的人才是可以馬上上手的員工,那就不用講全人教育,也不用進行文史哲的薰陶,只要教工作技能就好。花時間在年輕人身上,是值得投資的社會成本,因為他們就是台灣的未來。」他希望將來職訓局升格成勞動力發展署後,能夠持續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。




明志科技大學實行工讀實習制度已有48年,制度建立在「勤勞樸實」的校訓基礎上。


劉祖華
學歷:
明志工專機械工程科學士
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機械工程系碩士
University of Lowa工業工程博士
經歷:
長庚大學管理副校長

明志技術學院校長
現職:明志科技大學校長


學校教育僅是基礎,培育實務人才還得從業界著手。
■ 明志科技大學工讀實務實習課程宣導手冊。明志科技大學。
■ 工讀實習交流平台─明志科技大學。網址http://www.mcut.edu.tw/onweb.jsp?webno=333333260:。